青岛润通达气体有限公司为一汽-大众输送氩气、混合气、氦气的工程实践案例
一、项目背景与需求
一汽-大众作为国内汽车制造龙头企业,其青岛基地MEB工厂以新能源车型生产为核心,对焊接、检测等工艺环节的气体纯度及供应稳定性提出严苛要求。2024年,该工厂为提升车身焊接质量与生产效率,启动气体供应系统升级项目,需引入高纯度氩气、专用混合气及氦气,以替代原有传统气体方案。青岛润通达气体有限公司凭借其资质认证、储存能力及本地化服务优势,成功中标该项目。
需求痛点
焊接工艺升级:MEB工厂采用激光-MIG复合焊接技术,需高纯度氩气(≥99.999%)作为保护气,以减少焊缝氧化、提升结构强度。
检测环节优化:氦质谱检漏需高纯度氦气(≥99.999%),要求气体杂质含量低于0.1ppm,以确保检测灵敏度。
混合气定制化:需开发氩-二氧化碳混合气(配比82%Ar+18%CO₂),用于铝合金部件焊接,平衡熔深与焊缝成型质量。
二、青岛润通达气体有限公司的供应能力
1. 资质与设施保障
储存能力:配备20m³液氩储罐、15m³液氮储罐及低温运输槽车,支持日均50吨级液态气体供应。
质量认证: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氩气产品符合GB/T 4842-2006标准,氦气纯度达99.9995%。
检测能力: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仪(检测精度0.1ppm)、水分测定仪(露点-70℃),每批次气体均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。
2. 定制化服务方案
混合气配比:采用动态混合技术,通过质量流量计精确控制氩-二氧化碳比例,误差范围±0.5%。
应急响应机制:建立2小时紧急补货通道,配备10辆专用危化品运输车,确保生产中断风险低于0.1%。
气瓶管理:提供智能气瓶追踪系统,实时监控气瓶位置、压力及剩余量,减少停机等待时间。
三、工程实施与技术创新
1. 焊接保护气供应系统
技术参数:输送压力1.2MPa,流量2000L/min,纯度波动范围≤0.001%。
创新点:
采用双回路冗余设计,主回路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回路,保障连续供气。
集成在线纯度分析仪,实时反馈气体质量数据至一汽-大众MES系统。
效果:焊缝气孔率从0.3%降至0.05%,焊接效率提升15%。
2. 氦质谱检漏气供应
技术参数:氦气流量50L/min,压力0.5MPa,杂质含量≤0.05ppm。
创新点:
开发氦气回收装置,回收率达85%,年节约成本120万元。
与一汽-大众检漏设备联动,实现气体流量与检测参数的智能匹配。
效果:检漏时间从8分钟/件缩短至3分钟/件,漏检率归零。
3. 混合气定制化应用
技术参数:混合气配比精度±0.3%,流量稳定性±1%。
创新点:
采用预混罐与在线混合器双模式,适应不同批次焊接需求。
通过仿真软件优化混合气流动路径,减少成分分层风险。
效果:铝合金焊接熔深均匀性提升20%,焊缝成型美观度达国际标准。
四、项目成果与行业价值
1. 经济效益
成本优化:通过本地化供应与回收技术,年降低气体采购成本18%。
效率提升:气体供应中断次数从年均12次降至0次,设备利用率提高25%。
2. 质量突破
焊接质量:车身结构强度提升10%,通过德国TÜV认证。
检测精度:氦检漏灵敏度达1×10⁻¹²Pa·m³/s,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3. 行业示范
标准制定:参与编制《汽车制造用混合气技术规范》团体标准。
模式推广:项目经验被一汽-大众佛山、天津基地复制,带动行业供应链升级。
五、未来展望
青岛润通达气体有限公司将持续深化与一汽-大众的合作,计划2026年前投入500万元建设智能气体配送中心,集成物联网、大数据分析技术,实现气体需求预测与动态调拨。同时,探索氢-氦混合气在燃料电池检测领域的应用,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转型。

